探寻梁家河青春足印 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2017-12-12 13:45:29|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系列特别报道座谈会12月11日在西安举办。来自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宣传文化、社科理论、高等院校等各方面的代表150多人参加座谈会。

  12月4日至8日,本报连续刊发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系列特别报道。这组报道共有5篇,分别是《眷眷深情藏沃土》《筚路蓝缕启山林》《博学笃行重实践》《责重山岳勇担当》《初心益坚中国梦》。会议围绕该系列特别报道进行深入座谈。

  “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起点和认识源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日报社社长李伟就系列特别报道的采写初衷和编发情况向与会者作介绍时说,我们本着敢于举大旗、勇于求创新的精神,确定了“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这一重大主题策划,于8月下旬组成特别报道组,深入梁家河村进行采访。报道组在采访中深切体会到,梁家河的七年经历,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接地气、有底气的从政风格,形成了他勇于拼搏、敢于挑战、锐意改革的意志品质,奠定了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报道中,我们注意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特别报道,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给广大党员以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

  特别报道组成员、陕西日报记者朱剑饱含深情地说,青年习近平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苦干实干、不惧艰难,真情为民、勇于担当,善良仁义、充满自信,这样的习近平是村民们心里永远的牵挂。走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奋斗七年的梁家河,报道组记者深切地感慨,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吉玲认为,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初心”形成的青春足印,我们要学习青年习近平扎根事业、坚守信念的执着精神,扎根群众、爱民为民的奉献精神,扎根实践、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

  “这是一次醍醐灌顶的思想洗礼。”省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处处长张礼涛激动地说。他提出,陕西干部要从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延安精神的思想光辉中汲取营养、从以青年习近平为代表的下乡知青的青春足印中汲取营养,把激情燃烧的青春梦融入追赶超越的新征程。

  青年人到底该如何成长?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记国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足印是青年人成才的指路明灯,广大青年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沉静淡泊,博学笃行,心系群众,踏实做事。

  “回想我刚参加工作时,也就是二十多岁,和在梁家河插队时的青年习近平年龄差不多。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那些故事,让我感同身受,深受启迪。”十九大代表、中铁一局普通测量工白芝勇一番朴素的话引起了现场很多年轻人的共鸣。他说:“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的教诲,更加认真地学习精密测量技术、苦练专业技能。”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黄翌充满感情地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青年提出的期许和要求。他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做好实事,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和梦想。

  “系列特别报道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站位高、目光远,同时又不失细节和温度。用心、用情、用力,堪称一组有温度、有深度、冒热气的佳作。报道既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供了生动的学习素材,也是新闻单位创新传播手段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李勇说,通过这组报道,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追寻到总书记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当前,我们要把学习宣传好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是我们梁家河村的党支部书记,这是我们的骄傲。如今,梁家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在旅游公司上了班,住上了楼房,用上了互联网,学会了微信支付。”延川县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说,“通过阅读系列特别报道,我不仅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一种‘压力’的传导。”他表示,梁家河村党员干部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把村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村民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村民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村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本报记者 魏伟 李妮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