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读本
长安通自主研发的扫码支付系统,于2017年7月28日起,率先在907路公交车试运行。2018年1月9日起,市民持手机扫码乘坐公交车正式启动,开启了公交发展史上的新时代。1月30日,扫码乘车再添新“动力”——“长安通乘车码”上线运行,在微信小程序里扫一扫也能乘车了。乘车移动支付,让市民感受到智慧交通带来的便捷。
新政福利
“公交扫码支付对于市民来说操作简单便捷,而对于公交部门来说,可以减少公交运营成本,免去点算零钱、找零、收到假钞等麻烦。”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与传统公交车投币支付相比,公交车载POS终端的交易速度最快可以实现1秒钟快捷支付。扫码支付系统不仅支持公交支付宝、微信支付,同时还保留了传统刷长安通公交卡等支付体系,以方便老年人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乘坐公交的支付需求。
据介绍,长安通APP扫“码”乘车系统更加方便市民充值、查交易。电子账号无需绑定实体长安通卡,线上充值即可正常使用。市民苗先生说,扫“码”乘车系统把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变成了一张畅行的公交卡,给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交扫码支付体验。“长安通乘车码上线启用后,连APP也不用下载了,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付车费。”市民张女士说。
新政回访
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乘坐26路公交车回访时,下载长安通APP并注册成功后,将生成的二维码对准公交车上的车载IC卡机进行扫码,付费完成。“支付车费非常方便,车辆噪音小、不颠簸、很舒适……”扫码乘车的白先生说,这条线路以前是投币乘车和刷长安通卡相结合,乘客多的时候上车很慢,现在很快就把车费付了。
公交人员说,这种便捷的扫码乘车系统目前安装在270路、二环2号线、26路、45路、7路、5路、500路、11路、611路、609路等公交线路的376辆公交车上,扫码乘车的优惠措施与刷卡乘车一致。手机扫码乘坐公交使用的是虚拟卡,针对长安通普通卡用户,老年卡、学生卡作为实体卡,目前还不能扫码乘坐。
在乘坐500路区间公交车前,记者通过微信搜索“腾讯乘车码”小程序,同意协议并开通微信手机号绑定手机,确认授权后开通免密支付,然后进行身份验证,便加入微信卡包。领卡后充值,瞬间自动生成乘车二维码。上车时,将这个二维码对准公交车上的扫码区,随着提示音响起,车费支付成功。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种便捷的乘车码系统目前分布在5路、7路、11路、25路、37路、45路、48路、500区间、609路、611路、环1线、环2线、X101、X102、X103等公交线路的公交车上。
新年愿景
伴随着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全国每个领域的支付形式都在向电子化转型升级,而在公共交通领域,人们期盼公交扫码支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目前杭州、南京、武汉、深圳等地已陆续上线公交扫码支付,支付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支付宝、微信、银联云、APP等。西安市城市一卡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公交移动支付系统不断升级和完善,将有更多的公交车实现扫码乘车,市民会不断体验到智慧交通带来的便捷。(记者 赵丽莉 马昭)
见字如晤 陕西师范大学连续15年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书2021-07-16 17:32:38
“演艺”里的西安:雅乐寻踪 驻华大使夫人与西安共谱文化交流“交响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驻华使节西安经贸文化之旅走进白鹿原影视城2021-05-16 16:43:35
“八办”纪念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发展、开拓创新,持续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奋力谱写“八办”纪念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从刘家洼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罕见的金权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以于右任先生“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宝鸡市千阳县第四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开幕2021-06-06 16:19:42
丝路欢乐世界主题角色动画Miracle(《奇迹》)预告片正式发布2021-05-27 19:22:11
银川市首批“畅游西咸新区”旅游团打卡西咸2021-05-21 11:33:32
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幕2021-04-03 16:19:01
“中国到处都有意思,我很喜欢中国文化。”这是现就读长安大学的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张依娜来到陕西后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选择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华夏始姐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2019-11-11 09:47:27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