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李妍):舜禹时期至今,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期间有各种各样的年俗活动,扫尘、除夕夜守岁、大年三十贴春联、拜年,这些传统习俗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不平凡的趣味和意义。随着“西安年 最中国”口号的提出,为营造更加舒适、安全、干净的生活环境,新年中的许多传统活动正悄悄发生变化。
3.86亿人次国内游 春节旅游成“潮流”
按照春节的传统,假期里人们通常以走亲戚拜年为主。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春节旅游这种新年俗逐渐代替了走亲戚拜年。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8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而西安也异军突起,在携程网和去哪儿网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旅行口碑榜”中,西安位列第三。其中,春节期间曲江旅游共接待游客约411.48万人次,同比增长49.06%,门票收入约3231.8万元,同比增长23.24%。
这种春节旅游的潮流逐渐变成了新年俗,让辛苦工作了一年的白领既可以一家团聚共享天伦,又可以看美景、品美食、犒劳自己。同时旅游人次的增加也刺激着旅游业质量的提升,让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完善、更加便捷。
没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 带来了蓝天白云长驻足
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机关对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治理和管控,实施的一系列如汽车限行、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举措对防霾治霾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2017年12月1日,《西安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开始禁止在西安新城区、碑林区、长安区等六个行政区内销售并燃放烟花爆竹。到2018年可以发现,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大大减少。虽然不少群众表示不能放炮后感觉年味变淡,但是由此带来干净、清新的空气环境还是值得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是传统习俗,是新年热闹、有年味的象征,但从安全角度和空气环境治理上来看,摒弃这些不环保、不安全的习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复古”春节有滋味 传统年俗在回归
中国的新年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中祭灶、拜财神、守岁、逛庙会、逛灯会,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期盼,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传承下来。随着现代生活的快步发展,儿时街道旁、巷子里逢人就招呼来家吃饭,出门拜年的热闹氛围逐渐变淡,之前喧闹的连居小平房变成了冷清的高楼独栋间,隔开了温情,也消减了年味。
今年,西安、延安、榆林、韩城市等均推出富有年味儿的系列灯展、民俗庙会等活动。西安市打造“西安年 最中国”,邀请世界友人来西安过春节,并举办了各种年俗活动:非遗展示、美食盛宴、灯会庙会、民俗表演、潮流音乐演出、特色小商品售卖等等,让今年的春节变得“复古”起来。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西安城墙景区、大明宫遗址、大唐芙蓉园多地举办灯会庙会等特色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而“西安年 最中国”活动也在5天内30次荣登央视新闻,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关注。各种特色年俗活动的回归不仅将中国人的传统春节更好的保留下来,更是将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交融凝聚起来。
见字如晤 陕西师范大学连续15年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书2021-07-16 17:32:38
“演艺”里的西安:雅乐寻踪 驻华大使夫人与西安共谱文化交流“交响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驻华使节西安经贸文化之旅走进白鹿原影视城2021-05-16 16:43:35
“八办”纪念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发展、开拓创新,持续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奋力谱写“八办”纪念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从刘家洼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罕见的金权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以于右任先生“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宝鸡市千阳县第四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开幕2021-06-06 16:19:42
丝路欢乐世界主题角色动画Miracle(《奇迹》)预告片正式发布2021-05-27 19:22:11
银川市首批“畅游西咸新区”旅游团打卡西咸2021-05-21 11:33:32
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幕2021-04-03 16:19:01
“中国到处都有意思,我很喜欢中国文化。”这是现就读长安大学的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张依娜来到陕西后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选择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华夏始姐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2019-11-11 09:47:27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