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争当建设排头兵

2018-07-03 16:22: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6月29日,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主持召开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专题会,强调要落实全国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中省对自贸区新区建设的新要求。按照西咸新区追赶超越大会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站位、统一思想,对标先进、聚焦问题,系统谋重点推进,切实提升西咸新区自由贸易工作水平。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西咸新区自由贸易办公室主任亢振峰参加会议。

  据悉,会议首先传达了陕西省自由贸易办公室关于陕西省自贸区建设情况的督查通报以及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随后结合督查通报,汇报近期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自贸区西咸新区各功能区报告及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关部门报告“证照分离”、政务服务网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推进情况。

  康军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把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作为改革创新发展的头号工程,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新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两块“金字招牌”,落实好国家赋予的任务使命,成为陕西省追赶超越的新引擎。西咸新区上下思想认识要到位,充分了解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自贸区西咸新区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扩大开放的综合性平台和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真正让自贸区西咸新区成为排头兵。

  康军指出,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短板仍然明显,任务依然艰巨。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的作用,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规模,推动自贸区西咸新区市场主体不断提升。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聚力推进的工作态势,不断强化合力,营造上下联动、追赶超越的自贸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入手,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同招商引资工作充分结合,进一步提升自贸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要全面总结评估自贸区西咸新区运行一年来工作成效,在此基础上对标先进、瞄准问题,系统制定进一步加快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夯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做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承接落实工作,提前对接各相关省级部门及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制定相关措施承接落实方案。要加大差异化改革力度,结合西咸新区定位,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推动自贸区西咸新区改革创新,切实将改革红利转化为经济成果。要高质量编制自贸区西咸新区产业规划,围绕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三个经济”,瞄准自贸区西咸新区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高水平发展,康军在讲话中表示。

  2017年至2018年,作为大西安新中心新特区的西咸新区,已成立一年多,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西咸新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狠抓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全部承接陕西省省级部门下放西咸新区的213项自贸管理权限,并初步划分213项自由贸易事项审批部门。深化“证照分离”审批改革,提出按照“五种改革方式”,成为陕西省试点。推动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初步形成“一个平台指挥、一支队伍治理、一套机制保障、一个网格服务”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据了解,西咸新区围绕行政效能,大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在陕西省试点建设自贸区政务服务网,提供213项省级自贸事项线上办事综合服务。优化“3450”审批模式,推行“5+2”延时审批服务,实现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工作365天全服务目标。复制推广微信办照,截至目前,微信办照累计注册企业7682户,占西咸新区全程电子化办照70%以上,得到国务院复制推广。

  另外,在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中,西咸新区打造5个特色平台,进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陕西省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获批国家级重大开发开放平台—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进出口通关大平台。

  截止5月底,自贸区西咸新区新增市场主体2452家,其中新增企业1839家(其中外资企业2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新增注册资本1073.31亿元。亿元以上企业88户。(供稿  西咸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编辑 王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