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区:愿以“丝路名人中国行”为契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

2018-10-21 09:06: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10月19日,2018“丝路名人中国行”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为期两天的参观交流活动落下帷幕,西安碑林区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科创资源、活跃的商贸流通,向土耳其、埃及、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丝路名人”展示着碑林魅力。

   “此次交流活动其实是以碑林区作为窗口,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人们在了解碑林的同时了解西安、了解中国。碑林区作为西安的‘会客厅’,愿意成为丝路友人走进西安、走进中国的载体,更希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更深入、实质的合作。”碑林区委书记刘其智接受采访时说。

  巴勒斯坦《中间人报》记者丽娜·法迪勒欣赏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内的展品(摄影 沈卫)

  此次“丝路名人”分别来到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前者理工类专业优势明显,后者则以人文学科见长。这样的安排,是以中国两所颇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窗口,既向“丝路名人”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全面呈现了碑林区的科研资源和人文底蕴。

  而两所高校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均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颇有突破。

  西安市碑林区为充分展示碑林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建设成果,举办了魅力碑林推介会。在推介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在介绍学校情况时表示,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教育国际化推动区域国际化。在“丝路名人”参观西北大学时举行的座谈会上,西北大学党委副记孙国华也指出,西北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丝路沿线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留学生及本土教师培养、石油及地质资源合作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代表欢迎“丝路名人”参观(摄影 沈卫)

  教育已成为各国间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而这条纽带对于各国城市间区域经贸、产业、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据了解,无论是2014年1月西北大学成立的“丝绸之路研究院”,还是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西安碑林区作为西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高校的属地,可依托的不仅是科教资源,还有以高校为载体的多边合作资源。

土耳其摩尔集团主席松居尔·巴伊拉姆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沈卫)

  正如土耳其摩尔集团主席松居尔·巴伊拉姆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在土耳其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内容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在留学生培养方面,在学术交流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过去15年我一直从事土耳其与中国间的商贸活动,我也将继续为土耳其和中国的交流做出努力。”

  

  土耳其《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与运-20运输机模型合影(摄影 沈卫)

  除了两所高校,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新设计中心也是此行的重要一站。此地作为西安碑林区做大“大学+”、做强“双创”的主阵地,让“丝路名人”感受到碑林区不仅拥有教育资源,也在致力于用好教育资源,从而也使“丝路名人”透过这一窗口看到了合作潜力。

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执行副总裁、瓦基弗银行队俱乐部主席奥斯曼·代姆伦(右一)在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参观(摄影 沈卫)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新设计中心内的3D打印工业零件、康复机器人、高端制造服务平台、文创产品等,让“丝路名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精致、高端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背后创意的落地、校地合作模式以及创新创业在中国城市的真实情况。“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新设计中心,作为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双创’平台,使世界前沿技术在这里转化为产品,推动着行业的升级。这是一个值得赞赏和推广的发展模式。”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执行副总裁、瓦基弗银行队俱乐部主席奥斯曼·代姆伦坦言道。

  无论是大学里建设“硅谷”,构建“大学+”新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在城市里建设“硅巷”,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西安碑林区都紧紧抓住了自身优势并将其放大、做强,在清醒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区域城镇发展之路,成为西安全域“硅谷”“硅巷”新样板。借助2018“丝路名人中国行”的契机,借“丝路名人”的笔端、镜头,西安碑林区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播下“新种子”、结出“新果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