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文化自信的西安责任

2018-11-20 08:48:08|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扛起文化自信的西安责任——西安倾力打造“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

  文化如水润西安,繁盛如斯看今朝。

  文化是西安最独特的战略资源,蕴含着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10月16日,西安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扎实加强文化建设,以文立城,为城市赋能,引领城市发展,扛起文化自信的西安责任。

  以文立城、以文惠民、以文兴城,久久为功。西安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推动一系列扎实举措落地见效,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满城书香共汲精神力量

  千年底蕴,让西安这座古城透着一股天然的书香气。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怡情,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进入10月以来,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出行的市民和游客都会注意到一个新变化:地铁车厢里有了“有声图书馆”。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免费收听到包括历史、国学、诗歌美文、儿童故事、旅游资讯等相关音频内容。

  地铁里有了“移动书吧”,让阅读随时随地进行,这正是西安地铁打造“声音之都、书香地铁”全民阅读公益示范线的初衷所在。

  位于西安市北郊的钟书阁西安店有着“最美书店”之称,书店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拥有3万余种将近10万册图书,可同时容纳3000人阅读。这是一家集阅读、咖啡、文创等为一体的多维度体验的新概念书店。

  “钟书阁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实体书店的喜爱。这里不但能读书买书,还能喝咖啡,购买新潮的文创产品。特别是儿童阅读区很暖心,方便家长带孩子一起阅读,也有益于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市民车莉告诉记者。

  在今年年初印发的《西安市建设“书香之城”实施方案》中,明确以“促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之城”为主题,建设“阅读之城”“书香之城”的目标。

  随着“书香之城”建设的稳步推进,一批高品质、新概念、高颜值的特色书店,如钟书阁、今日阅读、晓书馆等相继在西安出现,为市民提供“书店+咖啡+文创”的新空间,彰显大西安的城市文化内涵。

  满城华乐共享艺术盛会

  乐满城,人陶醉。音乐,展现着西安别样的城市气质与发展动能。

  10月14日,西安音乐大讲堂首次开讲,主讲人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赵季平以《流淌在生活中的音乐瑰宝》为题,根据自身创作音乐作品的历程,分享创作故事,阐述了“为人民创作,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他的精彩演讲博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面向广大市民开办的西安音乐大讲堂,是推动文化艺术惠民、助推“音乐之城”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实践。据悉,西安音乐大讲堂暂定周期为一年,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办,将邀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音乐家、教育家等权威人士担任主讲。

  让音乐陶冶心灵,让艺术走进生活。2017年5月,《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提出在城区打造音乐文化街区,高品质建设“音乐之城”。其中音乐文化街区主要以音乐文明传承为主旨,以相关主题的雕塑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为视觉表达,以多元活动形成丰富的音乐氛围,以多彩的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餐饮等项目带动交通、休闲、餐饮产业发展。

  用音乐讲好西安故事,绽放大西安的新魅力。1年多来,无论是在西安大唐不夜城音乐街区、西安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还是在大华1935,市民和游客都能邂逅一场场精彩的音乐演出活动。

  满城文博共赏文化盛宴

  博物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千年古城,阅尽人间春色,满城文博满城景。

  想要了解西安,博物馆无疑是必到之处。西安博物院特聘讲解员张和鑫认为,博物馆是向世界讲述西安故事的窗口。

  “西安的故事太多,‘家底’太厚。散布在西安城市内外、地上地下的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具有独特性。同时,西安在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方面条件优越,建设‘博物馆之城’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张和鑫说。

  目前,西安市已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31座,其中:国有博物馆34座,非国有博物馆50座,行业博物馆47座,年均接待游客约2100万人次。截至今年5月,全市举办各类临时展览300余次,公益性文博讲座、学术论坛等200余场;开展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600余次。博物馆正在融入西安的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

  据西安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将利用4年时间,通过建设曲江“博物馆之城”核心示范区、打造一批博物馆小镇、发展一批文博创意产业等途径,不断丰富博物馆种类及展示方式,让西安真正成为一座随时可闻、随地可见、随机可讲的“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记者刘曌琼)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