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映三秦 ——陕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综述

2018-12-20 13:08:16|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绿色向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延伸了400多公里;全省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0.92%增长到目前的43.06%;生态状况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荒山秃岭已不见,绿水青山展新颜。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最显著的当属全省生态面貌的巨变。其间,具有生态建设里程碑意义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无疑加速了陕西生态环境的改善,三秦大地也在全国率先掀起这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保护,陕西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越来越多的绿色让百姓享受着更多的生态福祉。如今,绿水青山正逐渐变成三秦父老的金山银山。   

  三秦大地黄变绿  

  “这里过去全是坡耕地,现在林子茂密得人都进不去。”10月24日,记者跟随延安市吴起县退耕办主任刘生亮前往吴起街道金佛坪村,沿路刘生亮指着一片片茂盛的林子对记者说。   

  时值深秋,陕北大地五彩斑斓。曾经广种薄收的黄土高原上,漫山遍野都是刺槐、山桃、山杏、油松和侧柏。在挺拔的乔木林下,沙棘等灌木穿插林间,地表被野草覆盖,让人很难想象这里过去的荒芜景象。   

  “你如果夏天过来,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满山青翠,郁郁葱葱。”刘生亮对记者说,在吴起,像金佛坪这样的流域全县共有18条。县上不断加大林分结构调整,从2008年至2013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通过林木的合理搭配,确保森林植被能够健康生长。 

  提到退耕还林,不得不提延安市吴起县。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作出了“封山退耕、植树种植、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战略决策,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1999年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79万亩,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如今的吴起,千沟万壑披绿装,生态美景惹人醉。刘生亮介绍,吴起县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6%,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3万吨,年降雨量由1997年的478.3毫米增至目前的582毫米。在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吴起的地貌轮廓。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延安市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红色圣地上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20年来,延安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077.47万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2016年9月,延安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黄土高原上打造出了“国家森林城市”。

  正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人们对陕西的印象加速改变。199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试点。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951万亩,工程涉及全省10个市102个县级单位;国家累计投入我省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00多亿元。退耕还林塑造了陕西生态建设的绿色丰碑。  

  森林覆盖率的逐年提高,让三秦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亿吨减少到4亿吨;北部沙区每年沙尘暴天数明显下降。总体来看,陕西生态状况呈现出“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可喜局面,绿色已经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  

  生态产业鼓腰包  

  中午时分,阳光正足。安塞区镰刀湾镇马圈子村村民陈志忠走出屋门,在家门口的羊圈旁驻足,喜滋滋地看着这些健壮的羊子在圈里“用餐”。  

  “老陈,你这羊咋和当地山羊长得不一样?”记者上前与他拉话道。   

  “我这是湖羊,区上今年才从浙江引进的。”  

  “这羊与当地土种山羊相比有啥好处嘛?”  

  “这羊6个月就出栏,两年产三胎,一胎下两仔,繁殖快,效益比土种山羊好得多。”  

  今年60多岁的陈志忠是个老养羊户。退耕还林前,他和很多村民一样,一大早便挥着鞭子、背上干粮满山放羊,天快黑了才赶着七八十只羊下山。  

  退耕还林后,陈志忠的40亩地每亩能拿到160元的补助。前些年,他瞅准我省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机遇,在村上搞起了苗木繁育,育了20多亩山桃、刺槐等乡土树种和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安塞区引进了养殖收益高的绵羊品种湖羊,以湖羊替换山羊,并对养殖户给予补贴。   

  今年3月,陈志忠“重操旧业”,舍饲养殖了10只湖羊,镇上和县畜牧局给予每只羊400元的补贴。问起养殖湖羊的收益时,老陈乐呵呵地说:“自养殖湖羊以来,已经出栏了16只羊。每只羊刨去300元的饲料成本后,能收入1000元。我这16只羊一共收入了1.6万元。”  

  养羊是陕北人民的传统产业。在退耕还林实施前很长一个时期,由于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延安一度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如今,生态环境好了,如何才能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退耕成果?  

  在陕北,管住了羊,一定程度上就等于保住了绿。为确保退耕还林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我省坚持生态建设与成果巩固并举,狠抓封山禁牧、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林农培训等措施的落实。早在2003年我省就颁布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的命令,省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3月颁布了《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使全省封山禁牧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在山绿的同时,我省在解决农民生计问题上狠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目前,延安宝塔、安塞的山地苹果,渭南大荔的冬枣,韩城的花椒,安康的茶叶,都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我省充分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对林种、树种未做限制的有利政策,结合脱贫攻坚,合理配备植被方式,在全省大力发展经济树种,培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自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以来,经济林营造面积已超过全省退耕还林任务的50%,在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形成以山地苹果和红枣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在渭北旱塬形成以花椒、核桃、油用牡丹及水杂果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在秦巴山区形成以核桃、茶叶、连翘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和木本中草药基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理念入人心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这是过去延安人民农业生产的写照,也充分体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彻底改变了陕北人民“靠天吃饭”的旧模式,人们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退耕还林后,广大退耕农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粮食生产由倒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生产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爬过一道道梁,再转过几道道弯,记者来到安塞区镰刀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山地苹果种植基地。站在山顶望去,一株株苹果树整齐地挺立在坡面,生长旺盛。“2015年春季,我在镰刀湾镇罗居村通过土地流转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栽下了730多亩、1.7万株3年生的‘红富士’苹果树,这些果树明年就能陆续挂果。”该公司负责人冯占战说,在这些果树下全部套种了沙打旺,起到很好的固氮作用,沙打旺就地翻地后,相当于给果树上了有机肥料,“目前苹果种植基地的水肥一体化条件已经成熟,明年准备着手实施。”   

  在冯占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养羊基地,7座羊舍前后排列,饲草加工间、青贮池一应俱全。“现在公司共存栏山羊和湖羊1300多只,我们还有自己的饲草基地,可解决羊的‘口粮’问题。而这些羊的排泄物则成为果园的绝佳有机肥料。”冯占战说。   

  生态循环农业,在安塞镰刀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实现。这只是我省退耕还林后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循环产业的一个缩影。   

  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广大农户,切身感受到了生态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主动要求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也涌现出诸多造林绿化的典型人物。全省各地把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地方提出了生态立市、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等。   

  在距吴起县城25公里的吴起街道办南沟村,一块写着“休闲胜地山水南沟”的宣传牌醒目地矗立在村口。进入村庄,码头、游船以及民俗文化广场、花卉观赏区等,让这个陕北小山村变得多姿多彩。不远处的荷塘内,几只白鹤正在悠闲地漫步觅食,一派生态和谐场景。退耕还林后,南沟村共实施退耕还林2.9万余亩,生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群众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万元。   

  有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南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南沟村以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南沟生态度假村。村党支部书记白涛介绍,生态度假村今年4月开始建设,8月6日正式开园,短短两个多月,就收入了近60万元,预计明年收入将达到200余万元。紧邻村委会的村民高玉东家,依托度假村办起了农家乐,两个多月纯收入就达1.2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扭转了三秦大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大改善了百姓的人居环境。如今,一个天蓝、水清、山绿的美丽陕西正向世人展现。(记者 王永锋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