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01-23 10:39: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各位代表:   

  我代表陕西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任务完成情况和五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陕西发展历程中砥砺奋进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物价涨幅、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圆满完成了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实现生产总值21898.81亿元,增长8%,突破2万亿元大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06.39亿元,同比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0810元和10265元,增长8.3%和9.2%,全部迈上了新台阶。全省追赶超越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严峻的下行压力,我们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稳工业,促投资,强消费,在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保证了就业和群众增收,创造了结构调整的空间。按照“稳能源、促化工、兴电子、强制造、扩新兴、优传统”思路,出台新一轮促进工业发展21条举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为近三年最好水平。加大惠民生、调结构、补短板项目建设力度,实施PPP三年行动计划,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明显加快,引汉济渭等水利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宝兰、西成高铁建成通车,总里程828公里的沿黄公路全线贯通,投资216亿元的延长石油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快速推进,咸阳8.6代液晶面板项目投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8%。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信息经济、消费经济等新业态,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陕西名牌产品88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9个,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00万人次,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4%和26.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6.37亿元,增长11.8%。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气力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供给体系质量进一步提升。煤炭去产能完成“十三五”任务的64%,化解钢铁过剩产能210万吨,取缔“地条钢”企业18家,商品房去库存周期降至12.5个月,政府举债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税费、用能、物流等成本降低300多亿元。结构调整持续深入,优质增量规模化递增,存量效益不断提高,汽车产量突破61万辆,单晶硅产品产量达到全球第一,32个重大文化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变”改革示范村扩大至26个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7.2%,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万吨,果、畜、菜规模效益持续提升。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资金、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设立28支总规模835亿元的产业基金,通过采矿权抵押、建立融资担保体系等举措支持企业融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5926亿元,增长68.6%。

  (三)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促进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创新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组建运行,新增两院院士6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获得国家科技奖36项,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民参军单位达到589家,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21.5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实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工程和民营经济转型示范工程,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众创空间110家、孵化器60家,新增市场主体55.19万户,注册资本增长71.1%。在继续推进陕北转型持续发展和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同时,全面启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西安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咸新区实现由西安市代管托管,神木撤县设市,鄠邑、南郑撤县设区,9个镇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全省呈现三大区域协调共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着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启动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54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在35个县市区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以查处问题电缆为突破口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营改增”和资源税从价计征等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深化国企国资等关键性改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平稳有序,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国有林场、盐业、电力、安全生产、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更加深入。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165项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运营,“微信办照”经验在全国推广。“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西安至布拉格等14条客运航线、至芝加哥等3条货运航线、至布达佩斯和科沃拉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陕粤港澳合作周、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等活动成果丰硕。全年招商引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分别增长26.9%和17.6%,进出口总额增长37.4%,其中出口增长58.8%,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

  (五)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强力推进“1+9”专项行动,全省特别是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按照柔性治水要求,系统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昆明池、渼陂湖、卤阳湖恢复建设初见成效,国家湿地公园增至43处、总面积达84.9万亩。夯实四级河长责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渭河干流水质持续改善,汉江、丹江、嘉陵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合调度制度,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与治理修复工作。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完成营造林719.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05.4万亩。积极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试点。

  (六)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之以恒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完成民生支出3970.8亿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八大工程,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投入力度,20多万名干部下乡结对帮扶,全年减贫45.4万人,4个贫困县有望摘帽。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2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5.5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2%,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高于全国20元,省内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就医结算扩大到全国,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和15%。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租房分配率达83.4%,棚户区改造开工22.79万套。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接近60%,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8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101个医联体覆盖90%县级医院和50%乡镇卫生院,宝鸡市、子长县被列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成功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话剧《麻醉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举办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我省体育健儿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再创佳绩。扎实推进“平安陕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侵财等刑事犯罪,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继续下降。民族、宗教、地震、气象、测绘、人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秦,两次来陕视察指导工作,给全省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战胜能源价格波动、局部自然灾害等风险挑战,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开创了陕西追赶超越的崭新局面。

  这五年,是陕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经济年均增长8.8%,总量由全国第16位前移至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在全国的位次高于经济总量排名。

  这五年,是全省经济结构质量优化的五年。以采掘为主的能源型经济结构正在向能源精深加工、非能产业多元支撑转型,在能源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增加400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17%,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全省经济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这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群众收入增速跑赢GDP,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民生投入累计达1.73万亿元,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各项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脱贫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501万群众告别绝对贫困,108.2万贫困人口迁出环境恶劣地区,住进新家园。全省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加舒心。

  这五年,是三秦大地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全省城镇化率提高6.8个百分点,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超过1000公里,渭河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汉江丹江水体保持优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三秦大地更加美丽。

  这五年,是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五年。科技创新成果居全国前列,大型运输机、新能源汽车、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放管服”、商事制度、社保、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成效显著,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陕西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回首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办好陕西的事情,一定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矢志不渝推进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不被短期经济指标波动所左右,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一定要时刻把全省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群众关切做好各领域民生工作,让三秦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一定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坚持“跳起来摘桃子”,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投入工作、奋力拼搏。

  各位代表!陕西能够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陕西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陕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长期关心支持参与陕西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陕西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各领域不同程度存在,主要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营商环境尚需优化,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军民融合、开放型经济有待培育壮大;群众收入依然偏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领域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法治政府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待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时代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今年的目标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按照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的要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入心入脑、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府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认真践行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陕西的精准指引,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最大限度释放追赶超越动力和潜能,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追赶、质量效益超越、发展模式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开启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富民强省新征程。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全力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着力打造资源配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激发企业、县域、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活力,使人民群众在奋力创新创业中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建设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陕西。

  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积极适应高质量发展新特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发展主题和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切实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全省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顺应三秦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稳妥处置风险隐患,使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争创一流。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一以贯之改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创造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实绩。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必须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2%左右,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4%,单位GDP能耗下降2.8%。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