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深挖春节文化内涵 解锁“西安年”国际魅力

2019-01-28 18:09: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大唐不夜城(供图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宋佳):2018年12月24日晚,西安曲江新开门广场、雁南二路、慈恩东路、雁南一路、芙蓉西路、芙蓉南路、曲江池西路和曲江池北路等区域街灯同步点亮,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拉开绚丽帷幕。

  2018“西安年·最中国”活动让春节期间的西安旅游业暴涨,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66.5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7.08%。

  透过表层数字背后,更让人关注的是“西安年·最中国”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西安借助春节文化,正在惊艳世人,向全世界展示西安的魅力与厚重的历史文化。

  

  国际文化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张建成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摄影 段晓蕊)

  1月24日,国际文化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张建成接受了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专访,在2019春节到来之际,对“西安年·最中国”这一城市文化符号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解读。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西安的无形财富,如何让“皇都”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西安选择挖掘年节文化,展现“皇都”年节特色。

  在这场年节文化盛宴中,曲江被推上主舞台,成为“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的核心区域。在张建成看来,这是历史赋予曲江的使命,他表示:“曲江自古就是长安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大唐芙蓉园内的紫云楼,每逢年节,唐明皇必登临此楼,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与民同乐。”

  

  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供图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曲江,在唐时是新科进士及第后,聚会饮酒、赋诗题名之所,“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是当时风雅盛事。据统计,现存近5万首唐诗中,描写曲江的、或者与曲江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就有500首,2300多位有作品传世的唐朝诗人,大部分到过曲江。正是“咏诗终不厌,还似曲江头。”

  为了“不辱使命”,曲江在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力争为来自全球的游客打造一场最具中国味儿、最显中华魂、最传西安情的年俗文化盛宴。

  张建成在采访中回忆起2018年春节:“大唐不夜城的绚丽灯光聚焦了众多目光,让前来寻找节日气氛的国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发出声声赞叹。但是这还不够,有了物质上的投入,更应该挖掘历史上曲江的传统春节年味,让大家看一看大唐盛世的曲江是什么样子。”

  2019年曲江的“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正在尝试挖掘更多的中国年文化、年习俗和年礼仪。在大唐不夜城的基础上,曲江升级打造出新唐人街,并以此为中心,举行一系列以“祈福”“非遗展示”“唐诗”等为主题的活动。唐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民俗小学堂、民俗游戏场、戏曲、锣鼓、庙会、舞狮、社火等中国元素项目将在新唐人街、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度假区等景区展开,大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全面激活。

  

  大唐不夜城演出(供图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张建成认为,“西安年·最中国”的活动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西安,也把曲江这一文化盛地推向国际舞台。“盛唐时期,长安因包容开放而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穿越千年历史,借助‘西安年·最中国’,西安展现出与古长安一脉相承的独特城市气质,国内外友人在此感受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和礼仪之邦的风范,西安借此将‘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展示出去,这对‘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促进作用,必然会提高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张建成说道。

  同时,张建成还特别提到,大唐时期,长安城的居住人口中有将近十分之一是外国人,这个比例非常了不起。他说道:“通过‘西安年·最中国’,世界友人对西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更加了解,吸引他们到西安投资、经商、居住、留学,成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参与者,这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重要的作用。”

  

  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摄影 段晓蕊)

  1月29日,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将正式开街,“西安年·最中国”的各类活动将集中亮相。归乡的游子、慕名的游客将在曲江池畔的夜晚感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夜景,重回千年之前大唐时代的春节;将在大唐芙蓉园中流连忘返,观看到用光与影编织起来的传统技艺;将在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的灯光中感受到了西安年的现代魅力与大唐文化璀璨瑰丽。

  正如张建成所说:“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西安故事,讲好西安故事首先要讲好曲江故事,曲江的春节文化大有文章可做。”在2019“西安年·最中国”的全新名片中,曲江的文化基因将助力大西安绽放于世界文化舞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