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代表、碑林区长卢光文:建设“双创”重点区 让“创业西安”城市品牌越来越响亮

2019-02-16 15:32: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2月15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西安市代市长李明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18年西安开展“创业西安行”系列活动596场,累计建成众创载体1156个、3281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团队4.18万家,跻身全国“双创”城市第一梯队。

  碑林区是西安市双创“5552”成长格局五个重点区之一。会议期间,西安市人大代表、碑林区长卢光文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卢光文介绍了碑林区的“双创”发展情况。

  

  西安市人大代表、碑林区长卢光文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摄影 王娜)

  卢光文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扩大就业,所有的“双创”都要围绕就业、创业和产业,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创新创业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追赶超越发展。

  以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核心 建设“双创”重点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逐渐出现了经济发展缺乏新动能、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外迁、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碑林区内有17所大学,130家科研院所,具有众多的资源优势,但是很多创新成果在本地不能就地转化或者转化率很低。而‘双创’就是要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我们推动‘双创’事业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卢光文说。

  为解决上述问题,西安市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共建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大学+”发展新模式,打造“大学之城”示范区。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科技产业园,我们要让各类的要素往这个平台上集中,把平台的服务类、支持类功能越做越强,吸引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团队共享碑林区搭建的公共‘双创’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实现创新创业。目前,碑林区众创空间达296万平方米,已有123个众创载体落地,位居全市区县第一,有6522家企业落户,6.33万人在此实现了创业和就业,这是实实在在的。”卢光文颇为自豪地说。

  探索“一院一所”模式以外的第三个模式

  当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经济、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换道超车的新引擎。西安作为科教资源大市,近年来,“一院一所”模式(即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光机所模式)的科技聚变效应不断显现。

  而对于碑林而言,坐拥17所高校、130家科研院所,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辟探索出另一种模式,值得碑林区思考。

  “在碑林区也有一个类似于‘一院一所’的模式,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膜分离技术研究院,这是‘研究院+公司’的机制,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以及市场、产业和企业的结合。”卢光文介绍说。

  据了解,2017年5月19日,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王磊教授团队从高校走向市场的创新实践,也是碑林区推动校地合作的工作成效之一。

  完善“双创”基础措施 畅通“双创”之路

  报告中指出,2019年西安将打造“双创”升级版,深入推进“创业西安行”系列活动,升级各类双创载体平台,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争取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推动“五大创业经济”取得新突破;统筹抓好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让“创业西安”城市品牌越来越响亮。

  2018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支持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发展的若干意见》,碑林区的“双创”发展获得政策性护航。

  对于2019年碑林区“双创”产业的发展,卢光文表示:“从2018年起,我们已开始从重载体建设向重成果转化、企业成长上转变,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卢光文继续介绍说:“2019年,碑林区将与一百多位全球顶级设计大师合作,加快建设‘国际城市专家西安智库’,通过决策咨询、品牌传播、互访互动、IP引入、项目咨询等业务吸引国际顶级专家关注西安发展,并提供国际经验和规划、设计、创新、文化、环保等各方面的智力支撑。此外,碑林区还将推进知识产权运营试验区建设,深化与西安企业资本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以‘孵化+创投’为核心的双创投融资体系,让更多的创业团队、创业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资源,从而使他们的创业创新之路能够比较顺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