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丰收年!2018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777.8万亩,其中夏粮面积429万亩,秋粮面积348.8万亩;粮食总产225.96万吨,较上年增加2.9%,实现“十四连丰”,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一。
粮食安则天下安。解决十几亿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牵挂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方针,鲜明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主线,按照粮食安全考核指标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让粮食这一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头等大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藏粮于地 严守耕地质量红线
藏粮于地,既要严守耕地的数量红线,将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好、利用好,更要严守耕地的质量红线,确保耕地不污染、不退化。
根据《陕西省耕地质量保护办法》等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渭南市农业局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以土壤改良和盐渍化治理为主,在华州区、大荔县、合阳县、华阴市等4个县(市、区)集成推广灌水压盐、有机培肥、深松整地、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等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每县示范面积6000亩,共完成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2.4万亩。
出台了水、土等污染防治方案,每年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耕地土壤污染监测治理。补充完善了100个市级监测点耕地质量档案信息;在去年调查评价采样基础上开展田间调查和原点采样776个,及时报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分析化验;对田间生产情况、作物产量、施肥量进行调查,跟踪监测点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并对监测点位置进行测量、绘图,及时完成监测点土样测试信息过录表,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据统计,2018年,我市共监测产地土壤样品268个,配合农业厅完成四次例行抽检共计400批次,完成省厅下达市级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任务200批次,监测合格率98%以上。
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通过现场指导、农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提供当季作物施肥配方;与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远程互动,力促实现精准施肥;加强农校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协作开展冬小麦深松施肥技术探索研究,制定《渭南黄绵土区冬小麦深松施肥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去年,全市累计在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56万亩,技术覆盖率达92.68%以上,制定区域施肥配方58个,推广应用配方肥料23.3万吨,推广面积531万亩,安排布设试验示范点53个,采集土壤样品1670个,化验分析8613项次,技术培训105场次,组织现场观摩30次。同时,我市白水县、澄城县、蒲城县还争取到了国家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
积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助力化肥零增长行动。全市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23.3万亩,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85个;实施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2200亩,实施旱作节水面积1050亩,建设标准化玉米地膜覆盖垄侧种植技术示范区4万亩,设置旱作玉米高产示范万亩示范片4个、百亩核心攻关田4个、共实施面积40450亩;建立大田水肥一体化标准示范区面积2000亩。此举措使得项目区节省灌溉用水50%,节肥20%,粮食产量增加20%以上。
作为全省产粮大县之一的富平县,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项目试点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次,年产量稳定在9亿斤,每年可提供商品粮3亿斤;年粮油经营量16亿斤,年均收购粮食7亿斤。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3户,资产总额2.07亿元;非国有粮食企业14户,年处理原粮能力32.8亿斤,具有收购资格的各类粮食经营主体132户。该县成为陕西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向农业部提交“粮食功能区划定”成果并通过认定的县,也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完成粮食功能区划定任务的县。
科技支撑 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在耕地面积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最大出路便在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应用。2018年4月10日至12日,全国专业化防治组织管理人员(北方片)培训会在我市召开,这是对我市农技推广技术、高效防治病虫害、提升新经验新模式的充分肯定。
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粮食示范区创建,是我市以科技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举措。2018年,我市分别建成了两个108亩和50亩的粮油作物技术集成实验示范基地、两个11.6万亩和10万亩的小麦玉米一体化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区。创建区内小麦和玉米的亩均产量较大田均有50~100公斤的提升,节水、化肥农药减量效果明显,平均节本增效率不断提升。建立了150亩以上的固定粮油优质高效创新种植模式示范园和两万亩的核心示范区。累计创建示范基地6.1万亩,创建区平均亩产524.2公斤,亩均增产137.1公斤,增产率35.4%。
针对旱地的土地特征,我市组织实施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先后建设标准化玉米膜侧覆盖技术示范区12.05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633.0公斤,较露地玉米平均亩增产186.1公斤;建设标准化旱作小麦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基地6.07万亩,示范推广精细整地、不同耕作模式、宽幅沟播、耙磨镇压、深松耕等旱地小麦抗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小麦285.4公斤,较对照亩增产58.3公斤;配套建设1500亩的节水补灌技术攻关田,攻关田平均亩产小麦350.4公斤,较对照亩均增产112.5公斤,增产率47.3%,攻关田亩均节水47.7方,节肥20.4%;开展旱作节水农业和地膜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34项,集成旱作节水农业新模式7项,促进了渭北旱区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绿色发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市下力气推进种业创新,加快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步伐,加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在东部灌区示范推广了郑麦366、西农20、郑麦7698、丰德存麦5号,在渭北旱塬示范推广了铜麦6号等优良品种;玉米以郑单958、联创808、先玉335、大丰30、蠡玉16、华农138、浚单20等品种为主。建立了1000亩郑麦7698、西农20示范田,1000亩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示范田,建立了两个西农20千亩示范田和1个铜麦6号千亩示范田。项目区5000亩优质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551.3公斤,比项目区外其他麦田平均亩产增93.6公斤,总增产优质小麦46.8万公斤。2018年,全市小麦良种应用率达到97%以上,玉米良种应用率达到100%,油菜良种应用率达到100%。
严密监测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全市设立病虫系统监测点63个,指导防治3832万亩次,挽回损失小麦6.81万吨,玉米7.7万吨;建立病虫系统监测网点46个,在重大病虫防治中,实施专业化防治391万亩次,较2017年增加26万亩次;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26个,示范面积5.6万亩,带动应用556万亩次,较去年增加56.5万亩次;全市38家专业化服务组织,拥有植保无人机141架,全年专业化防治面积734.12万亩次,较去年增加104.12万亩次。据统计,全年病虫防治用药4985.43吨,较上年减少2.8%。
政策扶持 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通过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大力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鼓励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动我市粮食生产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快速发展。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2018年全年,我市共兑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45733万元,充分调动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下拨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500万元,支持华州、大荔、蒲城、富平、白水、经开区等县区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粮食生产过程提供全程服务;组织申报渭南市2018—2019年度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项目6000万元,引导我市粮食规模化生产,全市各类规模化粮食经营主体1730个,较上年增加3.6%,种植面积55万亩,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7.3%左右。其中种粮大户1173个,种植面积20.8万亩;种粮家庭农场438个,种植面积14.6万亩;粮食类专业合作社119个,种植面积19.6万亩。
此外,我市各级各部门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在整个粮食生产过程中紧密协作,积极做好粮食生产的“服务员”。在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为粮食生产“把脉问诊”,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春忙时节,田间地头时常可以看到市上相关领导的身影,他们或者俯身查看苗情虫情,或现场办公,协调水务等部门共同做好春灌工作。2018年4月14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大荔县召开,这是对我市粮食生产水平的高度肯定,也为今后我市粮食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会后,农业、气象、粮食等多个部门积极联动,各县(市、区)密切配合,下大力气做好小麦绿色防控工作。此后的粮食收获、收购、储备,以及秸秆的处置、秋粮的播种等诸多工作环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汗水。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下,我市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升,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耕地丰饶肥沃,粮食仓满库盈。如今,在渭南这片土地上,“有粮心不慌”不仅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积极践行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一倡导,成为国家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压舱石”。(贺纪平 王宪辉)
见字如晤 陕西师范大学连续15年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书2021-07-16 17:32:38
“演艺”里的西安:雅乐寻踪 驻华大使夫人与西安共谱文化交流“交响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驻华使节西安经贸文化之旅走进白鹿原影视城2021-05-16 16:43:35
“八办”纪念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发展、开拓创新,持续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奋力谱写“八办”纪念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从刘家洼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罕见的金权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以于右任先生“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宝鸡市千阳县第四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开幕2021-06-06 16:19:42
丝路欢乐世界主题角色动画Miracle(《奇迹》)预告片正式发布2021-05-27 19:22:11
银川市首批“畅游西咸新区”旅游团打卡西咸2021-05-21 11:33:32
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幕2021-04-03 16:19:01
“中国到处都有意思,我很喜欢中国文化。”这是现就读长安大学的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张依娜来到陕西后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选择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华夏始姐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2019-11-11 09:47:27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