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发布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成果

2019-03-31 17:22:1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宇婷|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赵浚喆):3月3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发布会,发布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邓明科团队研发出的“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刘晓君、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性能认定处处长高真、陕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卫军、西安碑林区副区长惠旋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的设计、建筑、施工、材料等行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发布会。

 能抵抗9度以上地震的混凝土

  “传统房屋砌完墙后,施工者不用在墙体表面抹砂浆,只需抹上1.5厘米厚的高延性混凝土。即使达到汶川地震震中的强度,房屋也不会出现裂缝,更不会发生坍塌。”邓明科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邓明科介绍高延性混凝土成果 供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据悉,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观力学的设计原理,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延性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也被称为“可弯曲”混凝土。

  发布会期间,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远向现场观众详细讲解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推广合作模式,并与来自云南、重庆、浙江、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据悉,“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已发展为由材料到结构、设计到施工、试验研究到工程应用的系列技术,获得60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项,被列为“2018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在陕西、云南、山西等国内10多个省市自治区立项编制标准。截至目前,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唐韩休墓壁画整体加固搬迁、安徽毛坦厂中学加固以及云南和宁夏等自治区危旧房改造等500多个项目,覆盖危旧房改造、中小学宿舍加固、文物保护和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性能认定处处长高真表示,高延性混凝土能够提升城镇房屋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它的推广及应用,将为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校企合作  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路径

  “学校在支持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进程中,依托膜分离技术成果转化案例,探索了基于团队控股的‘研究院+公司’成果转化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助推了高延性混凝土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刘晓君在发布会致辞中说道。

  2014年,得益于学校的支持,邓明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校友创建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高延性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2017年,在学校的支持与推动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延性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成立,为高延性混凝土及其加固技术的系统研究搭建起了平台,走出了由试验研究、理论体系建立到工程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让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变成现实。

  “2018年,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高校平台与企业的协同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刘荣补充道。

 校地合作  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从想法到研发,从产品到市场,邓明科一直在坚持不懈寻找打通“产学研用”之间壁垒的方法。2015年,邓明科团队入驻西安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以下简称“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后,他逐渐找到了答案,在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邓明科的创业团队享受到了量身定制的企业孵化、成长、发展服务。

  近年来,碑林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媒,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设计优势学科,在载体建设、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签约共建环大学数据智能小镇,共建集科研开发、创新创业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建科大厦,举办欧亚经济论坛——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探索校地融合新机制,共同孵化了五和土木等优秀企业。

  下一步,碑林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大学+”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大学生就地创新创业、成果就地实施转化、科教资源就地开放共享的校地融合新体系,推进城市管理向大学延伸、大学资源向新经济转化,形成校地合作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双创”的新机制,推进大学资源转化为新经济,实现大学新优势、碑林新动能的校地共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