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造车技艺获新生 秦川古道再现木轮大车身影

2019-05-10 09:35:55|来源:西安晚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用古法技艺打造的木轮大车

  正在工作的傅平

  “‘走马拔辖轱辘转,一步三响活游锏’‘丈四辕、四尺桄,车枕四五尺五厢’……这些祖传口诀是车木匠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木轮大车的工艺核心所在,不能到我手里反而丢掉了。”

  今年67岁的傅平,出身于车木匠世家,是“礼义成”木匠铺第五代传人。作为行业的老人儿,傅平说他既目睹了木轮大车近年由兴到衰的巨变,也经历了由此引发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困惑,如今赶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班车,也更萌生了把车木匠手艺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

  不能让老祖宗的技艺失传

  “礼义成”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杜镇老作坊,已有百余年历史。

  4月30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礼义成”木艺坊,古朴的门牌,浓郁的木材香,院内木匠们有节奏的敲击声,映衬得木艺坊愈加内敛幽静,挂满墙壁的各种老式农具,更是把大家的记忆拉回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还不到十岁,我便帮祖父扶板凳,年龄渐长后又帮父亲熬胶、凿卯、推刨子……”傅平出生于1952年,见证了礼义成木匠铺最后的辉煌时期。那时的宽敞作坊、忙碌工匠以及形形色色的工具,让这个懵懂少年的童年散发着特有的木材香味儿。

  傅平的父亲傅可温是礼义成木匠铺第四代传人,技艺高超、远近闻名。傅平自小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木匠技艺,很快掌握了打制硬木轱辘大车及农具的基本技能。1968年,15岁的傅平跟随父亲出门做活儿。由于基本功扎实,傅平的技艺长进很快,还运用现代数学、物理知识解释校正了先辈们一些关于车木匠活路的经验性口诀,改进了不少传统工艺,“18岁时我便独当一面,带领堂弟出门做活儿。”

  木轮大车,是农耕时代较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过去生产队拉土、拉麦、拉菜都用这车拉,人们出门赶集也坐这车,阔气得很。”木轮大车当时也算得上是老百姓的高级豪华车。据说傅平的老伙计梁大千,当年就是用木轮大车将老伴娶回家的。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中地区仍在使用木轮大车,只不过部分木质构件慢慢变为钢铁构件,木质轮辋也被橡胶轮胎所替代。后来随着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的出现,木轮大车作为运输工具已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车木匠的生意也随之萧条。暂别车木匠行业的傅平,后来虽然在其他领域事业有成,但依旧对祖辈车木匠技艺无人传承牵挂于心。

  “木制硬轱辘大车现在几乎没人会做了,如果我不重新捡起来并传授后人,那就真的成为历史了。不能让咱老祖宗的技艺失传。”傅平一直完整地保留着祖辈留下的木匠工具及历代口传心授的制车技法和口诀。2014年7月,傅平带领父亲晚年的几位学徒和新收的几名弟子重拾旧业,礼义成木匠铺正式复业。

  “车木匠的卯硬三分”

  复业后傅平采用古法技艺,先后打造两辆木轮大车,每辆车都历时大半年之久。车厢、车盘、轱辘古朴厚重,整车除了两个特殊部位用了皮胶和木楔外,其他均用硬卯连接,结构严密牢固,造型古朴流畅,真实地还原了秦川古道上的木轮大车风貌。

  “用我父亲的一句玩笑话来说就是,别人做的都是植物,我做的都是动物。” 傅平告诉我们,木匠为百工之首。较之于房木匠和小木匠,车木匠的活路更加强调结构科学、尺寸精准、榫卯严密。俗话说车木匠的卯硬三分,正是这个道理。

  木轮大车的选料非常严格,关中地区常用槐木,各构件的性能要求兼用榆木、梁子木和枣木,而这些材料的干燥程度也能决定一架车能否制作成功。

  “隔年的辐条,当年的辋,车头还在树上长。”这是造车口诀中对木料干湿程度的要求。意思是车辐条要用最干的木料,越干越好,因为车辐条是榫卯结构,木料干了后会收缩,如果湿度太大无法收缩。车头的木料要潮湿,随着木料渐干收缩,榫卯相应缩小,会保证车轮越来越牢固。

  木轮大车也叫硬轱辘大车、铁瓦车。给木轮钉“铁瓦”,就是用烧红的熟铁片将车辋外圆箍起来。这是木轮大车制作最为精彩的工序。木与铁的完美融合全凭工匠对火候的掌握。

  记者黄亚平曾亲眼见证过“上瓦”的过程——铁匠用火钳将烧红的铁瓦放置在槐木轮圈上,顿时烟火四起,再抡起铁锤一阵猛砸,一旁的木匠迅速地将木轮转动180度,沉入下面一盆冷水中冷却,随着“吱吱”声响,瞬间升腾起一团团热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铁匠、木匠的完美配合,使得轮圈和铁瓦牢不可破。

  在传习祖辈老手艺的同时,傅平还对大车的局部结构做了一些改良,比如改变传统大车辕尾“虎抱头”,改为接茬“摄子桄”,使其帮辕端头不外露,隐蔽接茬,既结实又美观。对摄子桄榫头做法的改进,使其保证强度的同时便于安装。在傅平手中,礼义成逐渐重获新生。

  濒危技艺重获新生

  在渭城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余淑丹看来,木轮大车是多种技艺的综合体,它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关中民俗文化。虽然目前木轮大车不再具有交通工具功能,但技艺本身承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不容忽视。

  近年,由于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当地文化馆和省市非遗部门的努力下,木轮大车古法造车技艺被重新挖掘,消失了40多年后,木轮大车的身影又重回人们视野。

  陕西省非遗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傅功振说,“木轮大车凝聚了先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以说是农耕时代的活化石。”2016年1月木轮大车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立项。

  “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得以让木轮大车技艺重新‘复活’。”傅平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不是很懂,但他知道,制作木轮大车这门手艺不能在他手里给丢了。目前他正在撰写《礼义成木轮大车制造法式》,从构件与选料、制作与安装、加固与装饰、整体组装以及其他配件等方面,详尽地记述木轮大车的制造工艺,并附有配套图纸和影像资料。这填补了近代以来车木匠文献资料的空白,改进了车木匠技艺的传承方式。

  同时,傅平计划建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在将散落于乡间的旧制车辆农具收集起来,充实到现有的传统车辆农具展廊。他还打算研究开发传统车辆农具的微缩模型制作技术,“作为木轮大车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我觉得肩上责任重大。接下来我要做的是与时俱进,努力把车木匠这项老技艺的传承之路拓得更宽。”

  非遗挖掘者说传承

  “真正的保护才刚刚开始”

  木轮大车无疑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从史籍中的轮人舆人和考古看,古代中国使用木轮大车可追溯到三千年前。“车木匠”素有百匠之首的称号,车辆制作技艺可以说是古代“高科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生产力关系的转变一直延续至今。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挖掘。

  把非遗挖掘出来,列入非遗名录并不是目的,真正的保护才刚刚开始。傅平把祖辈几代人口传心授的木匠技艺和车辆制作技艺完整保留和继承下来,还撰写《礼义成木轮大车制造法式》,创新并改进了车木匠技艺的传承方式。打破传家模式的围墙,从传家到传世,这份手艺人的匠心坚守给非遗技艺带来了新的生机。

  —— 王智(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

  (文/记者 程慧 王江黎  图/记者 李安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