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臭氧污染 西安夜查移动源排气污染

2019-08-15 17:43:09|来源:西安晚报|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滢溪

  执法人员在太华北路与红旗东路十字对柴油车进行检查

  炎炎夏日,臭氧坐上污染物的“头把交椅”。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13日,我市已有38个臭氧污染天。8月13日夜晚到14日凌晨,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兵分四路对城北移动源排气污染展开联合执法。

  今年已有38个臭氧污染天

  “入夏以来,很多市民会发现蓝天白云很漂亮,可是大家或许并不知道,污染物‘臭氧’正肆虐。”市铁腕治霾办高级工程师蒋楠说,今年我市以臭氧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增多,截至8月13日,已有38个由臭氧超标导致的污染天。

  臭氧具有季节性高发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夏季。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夏季以来,明明蓝天白云的日子多了起来,但是监测数据却与公众的感受有所差别。“欺骗我们眼睛的,正是臭氧。”蒋楠说。

  8月12日,关中区域的气温继续升高,臭氧污染的压力较前一天更加严峻。我市14时至17时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5℃,其中15时甚至为36℃,这期间也是臭氧浓度最高,污染压力最大的时段。幸亏气象条件好转,遏制了臭氧持续升高,保住一个良好天。

  蒋楠分析道,当天的臭氧污染曲线与以往夏季常见急上急下的抛物线不同,污染浓度急速升高后在高位停滞钝化,并没有再快速下降,中午及午后的污染曲线呈现出“平顶山”的样貌。

  在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时,蒋楠说,一边是臭氧污染因为日照和高温的激发在源源不断地持续生成,但另一方面洁净风力将累积的污染吹散,不使其具备累积升高的条件,从污染曲线上表现出的,就是有效和持久的削峰效果。

  与此同时,全国168个城市中共有26个出现臭氧污染超标,其中重庆市重度污染,成都等四川3市中度污染,兰州、银川、长沙等22个城市臭氧轻度污染。

  设4个执法点检查问题车

  为了将人为污染尽量降低,8月13日晚9点多,记者在太华北路与红旗东路十字看到,环境和交警两部门在此设点检查。交警负责拦截营运柴油货车,环境执法人员负责尾气检测。为了减少交通拥堵,交警每次最多拦截三辆货车,等这些车辆检查完离开后,再进行下一轮拦截。

  “对于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我们会下发《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处以2000元罚款。”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法规宣教科科长王楠介绍说。

  对于过境车辆,联合检查组也没有放过。记者了解到,目前三级联网平台正在建设中,对于检查发现的外地超标车辆,今后可以上报国家平台,实现联网的超标车辆所在城市可以对其进行处罚和治理。

  13日晚到14日凌晨,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在太华北路与红旗东路十字、草滩八路与尚稷路十字、港务区地铁站、未央区金茂府工地设置4个执法点位,当晚共检查柴油货车53辆,其中超标排放13辆。

  小知识

  臭氧对人类是好是坏?

  据了解,臭氧不像颗粒物,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它的形成必须有一类物质——“前质体物”,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

  臭氧对人类是好是坏,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在距地面15~45公里的平流层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太阳的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伞”,而地面至15公里的对流层中,特别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则分布着对人类有害的臭氧层。

  近地面的“魔鬼臭氧”,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造成的。譬如,石化工业、加油站、汽修、家具喷漆、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

  相关新闻

  市生态环境局近期查出129辆超标车

  针对我市城北区域物流园区集中、建筑工地较多,移动源污染突出的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生态环境未央、经开、港务、浐灞等分局,从7月15日起展开了移动源排气污染集中整治工作。

  据了解,本次专项整治通过开展道路抽测、集中停放地抽测、施工现场检查、夜间监督检查等检查工作,对营运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状况进行重点检查整治。

  集中整治以来,共检测各类机动车1476辆,其中超标129辆;检查施工工地87家,非道路移动机械447台。据悉,两部门将继续进行联合检查,持续保持对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查处力度,督促营运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达标排放,降低城北区域移动源排放污染,促进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本组文/图 记者 高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