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窝窝”到旅游度假村 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用20年完成乡村“蝶变”

2019-09-24 19:29: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柳洪华|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赵浚喆):9月22日,“壮丽70年 丰收时节看三秦”全媒体采访团走进铜川市耀州区,感受马咀村从20年前的“穷窝窝”变成现在的富裕村、旅游村、生态村的“蝶变”发展成就。

  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风景如画 摄影 赵浚喆

  任建国是马咀村监委会主任,1999年6月初任马咀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回忆道:“昔日的马咀村非常穷,农业种植单一,村民靠天吃饭,住的是沟畔的窑洞,吃的是土窖水,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当时村里有着‘一年到头愁油盐,吃上白面白馍算过年’的说法。”

  “1999年,村委班子组建后,十几年一直没有变,一心想着要带领大伙共同致富。”任建国说,村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平整土地、让村民住上安置房,再到后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成功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已经高达20757元,突破20000元大关。

  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小军接受媒体团采访 摄影 赵浚喆

  马咀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小军从2011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个人承包了6个设施大棚,种植老品种西红柿,一年一个大棚可以收入4万多元。“最开始我的西红柿不好卖,我们通过参加扶贫产品交易会类似这种活动把销路打开后,现在我们的西红柿是越来越受欢迎。”郑小军说,他坚持施用农家肥,保证产品品质吸引了很多回头客。目前郑小军种植的西红柿已经卖到了上海、北京等地。在铜川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上,外地客商现场下了春节期间的订单,预定了郑小军的西红柿。下一步,他还准备在邻村新建示范基地,带动更多人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增收。  

  马咀村村民余来福接受媒体团采访 摄影 赵浚喆

  马咀村村民余来福难掩丰收喜悦,他说:“我原来在外打工,后来回村加入到大棚种植队伍种草莓,去年仅一个大棚的收入近6万元。” 享受到农业红利后的余来福2019年又投资10万元新建了4个大棚,准备进一步扩大草莓种植规模。他还表示,下一步要和村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营造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马咀村已享有“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级最美宜居示范村庄”“国家AAA级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多项荣誉。任建国表示,下一步,马咀村将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思路,聘请专业机构,打造一个包含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光伏发电、整体搬迁、产业布局等元素在内的村子发展整体规划,并逐年稳步实施。

  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村貌 摄影 刘英武

  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马咀村人不甘落后,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全村实时监控保安全,公众WIFI全覆盖,马咀村还和中国电信携手打造了“旅游+智慧乡村“平台……信息化、智慧化将助推马咀村跃上更宽更高的舞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