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区: 奋力谱写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2019-10-21 09:33:41|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夜如何其夜未央,斗星灿兮河苍凉。”

  因区域内遗存汉代未央宫,未央区有了这一诗情画意的名字,意为“繁荣兴盛,不尽不衰”。从1954年建区至今,未央区一路高歌奋进,连续11年荣膺“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入选“全国百强区”,谱写了一曲嘹亮的奋斗进行曲。

  历史上 未央是底蕴深厚的丝路起点    

  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先后12个王朝在此建都。

  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汉长安城等“三宫一城”驰名中外,汉未央宫、唐大明宫是世界文化遗产。

  ……

  历史上的未央,底蕴深厚。曾经,汉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从这里出发,凿通“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外通商和大范围国际交往的大门,使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在中国对外交流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建区后 未央是农业为主的城市郊区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1954年。

  建区时,未央境内除草滩、三桥两个历史古镇外,其余皆是农田、村庄和荒滩,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到60年代后期,红旗机械厂、五二四厂等大中型企业陆续进驻,逐步形成了徐家湾、辛家庙等自然街区。

  上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城镇化得到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到2006年,全区非农业人口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22.2万人,占总人口的50.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跨越期 未央是迅速转型的行政中心    

  2007年以来,随着西安第四轮城市规划修编和市行政中心北迁,未央被定位为新行政中心区,城市形态、发展方式和群众生活水平向城市化快速转变。一系列大手笔新规划,彻底改变了未央的城市面貌,未央,开启了跨越发展的速度模式。

  大力实施“百村城改”,完成101个行政村整村拆迁,腾出建设用地3万余亩,保障了行政中心、西安北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未央宫申遗项目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建成,城市空间延伸到渭河沿岸。

  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累计新建道路45条,超过建区前30年总和;地铁二号线建成运营,西铜、绕城、机场高速穿境而过,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西安高级中学、西安中医医院、第三医院等入驻,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500亿元台阶。

  新时代  未央是追赶超越的前沿阵地

  昂首步入新时代,未央迎来了新一轮追赶超越的发展高潮。

  2018年来,未央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追赶超越”定位,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聚焦做强大产业、促进大回迁、抓好大治理,优化大环境、维护大稳定、夯实大党建,全力补短板、破难题、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未央区坚定不移转型升级,从落后贫瘠到高速发展,经济工作重心从“稳粮优农”到“重工兴商”再到“强三优二”,完成了转型“三级跳”,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8年年末,全区城镇化率达97.2%。2018年GDP突破900亿元,达到964.83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86倍;占全市GDP的份额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1.6%,连续11年荣膺“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入选“2018中国百强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大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07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1亿元,比1978年增长884倍。

  非公经济从无到有,近五年翻了两番,占GDP比重达55.1%。201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87.42亿元。近年来,未央区聚焦做强“大产业”,全力打造硬科技、现代服务业、文创旅游业“三个增长极”,引进世界、国内500强企业项目7个,新增市场主体3.9万户,追赶超越活力迸发。西安新材料创新中心建成运营,四海唐人街等特色街区活力充沛,阿里巴巴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强势入驻,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900亿元。

  民生福祉全面提升。2018年,为大遗址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9村、1.5万名群众乔迁新居。近三年累计教育支出23.7亿元、年均增长23%,新改扩建学校项目23个、增加学位9030个,创成全省首家“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组建“医联体”5个,新增医疗机构586家、床位总数达6795张。2018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200倍。13个村、2万群众顺利回迁,累计90个村、15.6万群众喜迁新居。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未央区实施大水大绿工程,将西安最大的涝池——团结水库,改造成了一条长6.27公里、生态水面积850亩水清岸绿的汉城湖公园。近5年植树327万株,新增绿地广场58个,新增绿化面积900亩,绿化覆盖率达45.32%。完成红旗中、西渠和老皂河治理,实现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整治“大棚房”问题486宗,腾退和平整土地6000余亩。

  城市形象更加靓丽。从偏僻荒芜到高楼林立,未央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完成了137个自然村拆迁,保障了西安北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市行政中心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顺利建成。开通了西铜高速、绕城北段、二环北段等重要干道,打通了开元路等23条“断头路”,秦汉大道、经九路等63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形成了“十纵十横”路网体系。拆除违建376.3万平方米,打通了永全路、大白杨东路等4条“断头路”,完成未央路、文景路等6条道路街景提升。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未央路、文景路等10条道路街景提升,拆除违法建筑376.3万平方米,助力西安创成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建成一个“新北城、夜未央”,“朝北看、向北走”成为新共识。

  改革创新卓有成效。近年来,未央区着力发展“三个经济”,全力支持高铁新城建设,十年累计引进外资6亿美元。推出工商、食药监“365天不打烊”服务,实行容缺代办机制,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539项,“一网通办”办理审批事项近百万件,“线上123、线下789”政务公开“未央模式”被国务院推广。出台“十条措施”支持创新创业,设立5亿元创投基金,2000万元奖补资金,西安新材料创新中心正式运营,西北有色院等20余家科研团队入驻。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全区公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达94.51%,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

  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打造了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和3个市级“五化”标杆社区党组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政治生态更加清朗。

  ……

  当前,“丝绸之路”古老文明与“一带一路”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新时代的未央焕发出勃勃生机,站在了西安发展的最前沿。

  这里区域位置独特,是西安城市总体格局的几何中心,市级四大班子和法检两院均在辖区内,行政资源富集。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八水绕长安,其中四水绕北城,生态水面积超3万亩,是拥有水系最多和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区。

  这里交通发达便利,西安北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车站,同时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场城际轨道、高速无缝对接,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7条地铁穿境而过,路网四通八达。

  这里融合优势明显,与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融合共建,形成“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这里后发潜力巨大,区域面积广阔,可开发资源多,随着大西安建设,城市发展重心北移,未央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多发展空间。

  展未来,未央区将以提升“区域经济新中心、科技创新新中心、文化交流新中心、生态宜居新中心、交通枢纽新中心”五大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

  未央 向未来!未央区,正在奋力开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崭新篇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