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撞脸明星” 导游创意讲解网上走红

2019-11-11 15:22:55|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张斌(前左一)的特色讲解深受游客欢迎

  近日,一条“兵马俑撞脸明星”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带队讲解的导游张斌,用一张张明星的照片,向游客们介绍兵马俑的故事。让人颇感新鲜的是,这些秦俑的五官、表情,与不少明星相似:有的眼睛像王宝强,有的神态像陈道明。

  昨天张斌告诉记者,从爷爷辈到叔叔辈,家中三代人都与兵马俑有渊源,“向大家讲述兵马俑的故事,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使命传承。”

  “兵马俑不是‘泥娃娃’”

  来西安旅游,兵马俑是必去景区之一。 自1974年出土问世以来,这片深埋于地下2200多年的秦俑宝藏,让世界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对导游这个职业而言,讲解如何有趣、有料、有故事,一直都是加分项。在解说“撞脸”视频走红之前,张斌的另一个绝活——用陕西方言讲解,就已经小有名气。

  他27岁,2012年进入旅游行业,口才极好,性格开朗,最擅长临场发挥。兵马俑景区的参观线路全程近5公里,需要2个小时,展品多、景点多,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起每位游客的兴趣,让大家不乏味,这是一门技术活。

  “参观兵马俑,是不少游客来西安的第一站。”几年前,为了引起游客对西安历史文化的兴趣,张斌开始在讲解过程中,用陕西话讲讲小故事,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让游客多一些互动性和趣味性。

  方言讲解,一下子拉近了游客与博物馆的距离。每次讲解开始,他都会用陕西话教游客念一便“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他用戏谑的口气说,“兵马俑不是‘泥娃娃’。”

  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让不少游客听得过瘾,张斌也开始在社交平台走红,“一场接一场,接待量每天都在增加,好多人都是提前预约。”

  “兵马俑找到了中国人脸型的特征”

  分享“撞脸”明星的对比图,正是张斌为了提高游客参观趣味性的方式。“秦俑每一个都造型生动,刻画逼真,你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张斌说,他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秦俑的五官特征,基本涵盖了中国人脸型的特点,比如“国字脸”“田字脸”“由字脸”。

  这真是个有趣的发现。时间久了,张斌发现,连不少明星的脸型、五官,都可以在秦俑中找到相似的“原型”,“兵马俑是伟大的造型艺术,它成功地找到了中国人脸型的特征,即便是今天,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美学价值。”张斌说,这种巧合的背后,体现了老祖宗的艺术观察力、概括能力,以及高超的表现手法。

  网上走红的这条视频中,张斌向游客提问,“有没有像自己的兵马俑?”吊起大家的胃口后,他掏出手机,开始“切入正题”,给大家展示起“撞脸”明星的兵马俑。

  兵马俑与明星脸作对比的视频,会不会涉及侵犯演员的肖像权?张斌说,自己下载图片、作对比的初衷,仅是作为趣味分享而已,不涉及牟利。

  记者昨天采访时,不少游客给张斌点赞,“他把兵马俑的故事讲活了,特别接地气。”对此,张斌认为,如果游客们因为他的讲解而爱上兵马俑、爱上陕西,也是好事一桩。( 文/图 本报记者 宋雨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