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进食品柜 漏勺掏下水道 海底捞回应:问题属实 全面彻查整改

2017-08-28 14:13:12|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这是一名记者在北京海底捞两家门店暗访近4个月看到的情形。昨日(8月27日),海底捞已做出回应说问题属实,并发布了致歉信。

  暗访海底捞

  海底捞是一家在各地拥有百余家直营餐厅的大型跨省餐饮品牌火锅店,生意一直火爆。8月25日,一则关于海底捞两家门店后厨脏乱情况的报道闹得沸沸扬扬。

  老鼠爬进装食品柜子:今年5月初,一名记者通过面试和入职培训后进入北京一家海底捞店。入职第一天,记者就在后厨的洗杯间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陆续在海底捞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等各处均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有的老鼠会爬进装着食物的柜子里。

  扫帚簸箕抹布与餐具一同清洗:当洗碗间工作并不是特别繁忙的时候,工作人员会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洗碗。用来清扫地面、墙壁和下水道的扫帚和簸箕,还会用作清理洗碗机和储物柜。清扫工作完成后,员工簸箕和抹布会被放入洗碗池内清洗,扫帚会被放在洗碗机传送带上面沥水。

  洗碗机内部一层油污:海底捞的洗碗机清洗餐盘采用高温消毒,洗碗机虽然每天都会打开清洗,但是只是清洗表层,内部的油污并没有祛除。记者打开洗碗机的机箱盖,可以看到传送带一侧沾满了油渍,并散发出阵阵腐烂的恶臭。洗碗机内壁上沾满了油渍和腐烂的食物残渣,洗碗机内的蓄水池满是黄色的污水。

  记者于2017年7月底又进入另一家海底捞店工作,该店的洗碗流程与上一家大体相同,满是油渍的转移箱并不清洗,与洗碗池清洗过的餐盘一起放入洗碗机内。洗碗机传出的餐盘上有清晰的黄色水渍。

  火锅漏勺用作掏下水道垃圾的工具:临近下班,后堂各组成员开始打扫卫生做收尾工作。后堂下水管道堵塞,配料房的工作人员打开了下水管道的挡板,清理堵塞的垃圾杂物。他们所使用的清理工具正是供顾客吃火锅使用的漏勺,这些漏勺是从顾客刚食用过的火锅里拿出来的。配料房的工作人员还用漏勺剔除粘在挡板底部的垃圾杂物。这些漏勺使用完毕后,会被放入装餐具的锅中一起清洗。

  海底捞致歉

  8月25日下午,海底捞方面发布致歉信回应称,经查,媒体报道中披露的问题属实,向各位顾客朋友表示诚挚歉意,并表示会处理事件,并公告于众。

  在发出道歉信2个多小时后,海底捞公司官方微博又发布了关于此事的处理通报,总共涉及7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停业整改并全面彻查涉事两门店;聘请第三方公司除鼠;组织所有门店立即排查;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事情调查经过及处理意见等。

  此外,通报称涉事停业的门店干部和员工无需恐慌,该类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