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司马迁》研讨会召开 全国专家助其打磨成精品戏剧

2017-11-23 10:32:55|来源:西安晚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秦腔《司马迁》剧照 记者 尚洪涛 摄

  11月17日至20日,陕西省“文华优秀剧目奖”获奖作品——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司马迁》在易俗大剧院连演4天,本报邀请的百名读者,与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戏迷、专家共同欣赏了这场“全陕西班底”带来的精彩大戏。

  展演期间,西安秦腔剧院同时举行了《司马迁》专题研讨会,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戏剧界、文艺评论界专家与该剧主创会聚一堂,为《司马迁》集体诊脉、开方,助力其打磨成为戏曲艺术的精品佳作。

  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由西安秦腔剧院创排,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演出,全剧展现了司马迁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尚真重信的精神,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观看演出后,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戏曲研究员马也、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伟等与孙豹隐、王小康、雷达、贺林、胡安忍等陕西文艺评论家共同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以“观众”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从角色设计、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表演、音乐、灯光、舞美等各方面发表自己对《司马迁》的品评,并就如何继续提升该剧艺术质量各抒己见。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感慨,自己在看了这部戏以后很兴奋,“大气,也追求唯美,整个舞台呈现了深度思考。”刘玉琴认为,《司马迁》不仅展现了陕西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更难能可贵的是,主创没有局限一地一事,而是挖掘出了其中的当代精神价值”。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伟对剧本的创作和演员的表演给予了高评价,随后他深度剖析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以及其与汉武帝之间的君臣关系,并希望该剧在后续打磨中,能把司马迁的人物性格体现得更加突出。

  《司马迁》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均为“陕西班底”,这也受到不少专家关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提出,《司马迁》的题材决定了它会有很强的生命力,“希望西安秦腔剧院以传世之心,把这部戏打磨为传世之作”。陕西戏曲专家贺林认为,铸造精品,《司马迁》必须要多演,接受各界评论和意见,“为打造精品戏剧而共同努力”。  (记者 孙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