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炉古镇看耀州瓷:在坚守中创新 在创新中传承

2018-10-21 17:41: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铜川陈炉古镇被誉为“活着的耀州窑”,炉火传承1400年。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在陈炉古镇目前尚存窑炉120多处。被瓷“包裹”着的古镇,至今仍能感受到唐宋时期的辉煌和繁荣。

  

  陈炉古镇内的窑炉(摄影 柳洪华)

  10月20日,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一带一路”中外记者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陕西铜川陈炉古镇,中外记者踏瓷而行,惊叹于中国古老智慧和精湛技艺之时,尝试着去理解中国匠人1400年的坚守和绵延不绝的传承。

  中外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听历史、看展品、亲手体验制作,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据陈炉古镇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在旅游方面的不断发力,陈炉古镇每年都会接待多批次的国外游客,而国外游客最感兴趣的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湛的制瓷技艺。

  

  铜川印台区民间工艺瓷厂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王战军(左一)向中外记者介绍耀州瓷(摄影 柳洪华)

  在陈炉古镇的陨石瓷陈炉古窑基地,铜川印台区民间工艺瓷厂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王战军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讲述了耀州瓷器中倒灌壶、公道杯、凤鸣壶等经典之作,介绍了耀州瓷的釉、色彩、纹路、刻花等特色之处。

  而当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问到未来耀州瓷的发展时,这位与耀州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匠人王战军说:“我对耀州瓷的未来充满信心,但让年轻一代投身瓷事业是必要的。”

  

  李家瓷坊展出的耀州瓷(摄影 柳洪华)

  在陈炉古镇内颇负盛名的李家瓷坊,摆放着各类手工制作的瓷器单品和套装,中外记者有的不禁问起瓷器的价格,并当场购买了几套心仪的瓷器。或许,买卖是最好的传承,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市场导向为创新方向,才会让耀州窑的炉火烧的更旺、更久。古镇不“古”,意在创新,这是陈炉古镇的使命和价值。

  

  土耳其《晨报》摄影记者萨菲特·阿扎克(左)体验制瓷工艺(摄影 沈卫)

  近年来,耀州瓷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展览,这对耀州瓷的知名度、销售推广、品牌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次中外记者踏访陈炉古镇,也是耀州瓷与世界的“邂逅”。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耀州瓷的发展之路,都应是坚守传统和推陈出新的融合,用坚守传统的创新和创新中的传承再现陈炉古镇盛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