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书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2018-11-13 10:52:02|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神木市太和寨办事处张兴庄村的藜麦种植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收入更多。

  锦界恒景合作社的肉牛养殖场。

  2018神木葵花文化节。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王彩荣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发展规划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近年来,神木市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有力抓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变”改革、三产融合等方面勇于探索,不断拓宽百姓致富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贫困村焕发新活力

  2017年,神木市西沟办事处四卜树村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然而谁能想到,10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不足两米宽的通村土路坑坑洼洼,出行十分不便;村民分散在“五沟两岔”地带,居住的是数十年前修建的砖瓦房、土窑洞;土壤贫瘠且耕地偏少,家家户户仅靠种植几亩玉米为生,收入十分微薄。

  四卜树村的变化始于2012年。那一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功协调解决了煤矿征地与土地纠纷两大矛盾,并获得煤矿征地补偿款6000万元。之后,村组全体干部、村民代表走访周边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广泛考察调研后,他们决定利用这笔钱实施整村移民搬迁,并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短短几年时间,四卜树村就变成了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美丽宜居的现代新型农村社区。同时,在村集体经济方面,四卜树村增加了土地租金、村庄商铺租金等收入;在村民收入方面,则增加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村民自谋职业自主经营收入、近郊农业园区务工工资收入等,这些都让全体村民切实享受到了整村搬迁带来的实惠。

  和四卜树村一样,最近几年,曾经的贫困村纳林采当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探索形成了“招商引资、产业转型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双扶双脱、幸福康养”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脱贫模式。该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引进的恒源集团农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农业种植养殖基地,为该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村民种植的蔬菜以及加工的肉食品全部由恒源集团的肉食品加工厂统一收购,目前已达成长期供销采买协议。在用工方面,种植养殖基地还会优先考虑本村贫困户。”11月6日,村支书方建刚告诉记者。去年12月16日,纳林采当村已经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四卜树村和纳林采当村的实践都证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发挥好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核心是要选优建强带头人队伍。而事实上,近年来,神木市积极探索“党建+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持续推广“党支部+‘三变’改革+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目前,全市24个贫困村已发展合作社及互助资金协会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9个。

  结构调整,产业扶贫道路更宽

  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产业兴盛支撑乡村振兴。前不久,记者在神木市太和寨办事处张兴庄村藜麦种植基地看到,一大片五彩藜麦随风摇曳,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五六个农民正挥舞着镰刀收割藜麦……

  “一亩地可以产藜麦200公斤,今年村里试种了50亩,按照市场最低收购价每公斤12元计算,每亩收入可达2400元,比以前种马铃薯赚钱多多了。”张兴庄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喜堂兴奋地说。据他介绍,张兴庄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为了实现产业脱贫,村里近几年开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种植藜麦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神木,像这样进行内部调整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并不鲜见,可以说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是他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现在的市民多数会选择绿色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所以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引领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神木市农业局局长冯东麟说。

  冯东麟认为,发展农业产业,夯实精准脱贫的产业基础,就是要跟着市场走,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进步。不过,农户离市场太远,对市场并不敏感,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低,所以种什么,如何种,还需要政府引导,并提供市场信息参考。“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冯东麟说。今年以来,神木市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示范推广农产品联网,精心组织培育农村电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引导农业产业优化结构调整,为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很多市场信息参考。

  “三变”改革,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流转土地5500余亩,破除发展桎梏;采取“村组+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运作模式,让农民找到致富新路;创新宅基地腾退机制,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时下,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正在神木市锦界镇河湾村如火如荼地开展。

  河湾村是一个贫困村,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风沙草滩区,传统的广种薄收生产方式导致村民生活十分艰难。“为了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我们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全村5500亩耕地全部流转至村集体。”河湾村村委会主任暴满堂说,“土地流转后,村里通过修建排洪渠、土壤改良、开垦荒地、新修田间道路等多项措施,缩小地类差别,提升土地质量,使全村耕地无优劣之分,全部变成优质耕地。”

  在农户原承包土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一户种一田”的原则,河湾村将整理后的土地再次分配,使村民的“条条地”变为“块块田”。今年该村又将整理分配后结余的1600亩土地流转至村集体,采取“村组+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让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将集体土地租赁给企业或者合作社,承租企业所付租金纳入集体收入,村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红利,还可以在村合作社务工获取收入。

  顺利推进的“三变”改革,让河湾村具备了今年“摘穷帽”的条件。河湾村的变化其实只是神木市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通过改革,神木市的许多贫困村都和河湾村一样,实现了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和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

  “下一步,我们要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三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持续提升‘三变’改革的质量和效率,继而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冯东麟说。

  三产融合,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11月4日,榆林的最低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然而,在神木市温路家川村,前来游玩的人却并不少。温路家川休闲农庄负责人说:“我们村外有天台山,村内有红色旅游。游客来了以后,可以登步道爬山,可以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还可以在设施蔬菜大棚内采摘水果、蔬菜,品味农家生活,绝对是不虚此行。”

  据该负责人介绍,温路家川村共有蔬菜大棚60座,种植油桃、葡萄、蔬菜等各类农作物30余种,每年可生产瓜果蔬菜75万公斤,产值达200多万元,并可带动村里40余名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2016年,温路家川村被认定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后,乡村旅游更是发展得有声有色。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农村经济的短板,还成为神木旅游的一大特色。”冯东麟说。神木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乡村休闲旅游与产业作为联结点,持续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三产”带“一产”、促进“二产”,规划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推动“竖点串线连片”,从而推动了农业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据统计,神木市目前已经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榆林市级十佳休闲农庄5个、榆林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9个。

  职业农民,脱贫攻坚“挑大梁”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没有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人才‘挑大梁’,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冯东麟说。

  神木市锦界镇沙母河村村民袁成就是冯东麟口中能“挑大梁”的人。今年,他引进种植的500亩籽用葫芦瓜喜获丰收。看着满地葫芦瓜,他高兴地说:“我与内蒙古一家公司提前签订了订单,每公斤保底价12.6元,按照亩产130公斤至2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在2000元左右。种植籽用葫芦瓜投入少、产出高,抗旱、抗病能力强,且剥离后的皮还可以出售给养殖户喂羊、喂牛,也可直接翻入地里做有机肥料,这样算下来,种植籽用葫芦瓜每亩净增收1000元左右。明年我打算种植1000亩,再买一台筛选机,把葫芦瓜籽分成大中小3个档次,这样卖价格能更高些。”

  锦界恒景合作社负责人赵玉军同样是个“能人”。他在锦界镇渡口村拥有一座2000头规模的肉牛养殖场,去年纯收入过百万元。他说:“我养殖的肉牛不喂饲料,全部喂自己的配方食物,如豆粕、玉米等,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生态养殖方法。如今,我养殖的肉牛已远销香港、澳门,全是订单式,根本不愁销售。”

  像袁成、赵玉军这样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思路务农的人在神木市还有很多。这些人的涌现,与神木市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据了解,近年来,神木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将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扶持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突出作用的合作社。截至目前,神木市共有合作社138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合作联社2家;省级合作社12家;榆林市级合作社42家,规范型合作社76家。(记者姚志伟通讯员白志强苏平刚王彩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